了不起的新疆 | 风起哈密到山城:千里输电线,一路电量滚烫

△海报部分素材由AI生成
近日,新疆绿色电力消纳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千瓦时,达到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其中,通过绿电交易消纳28亿千瓦时,通过绿证交易消纳1773万张,折合177亿千瓦时绿色电能。

在这些亮眼数字背后
有一条特别值得被记住的能源通道
“疆电入渝”工程
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疆电外送特高压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作为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工程接入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该工程自2025年6月10日正式投运以来,成果令人振奋。
7毫秒
超2000公里
360亿千瓦时
西电东送 一路奔赴巴渝
工程建成后,来自新疆的电仅需7毫秒就可送达重庆,每年将向重庆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相当于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量,其中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按照平均计算,相当于种下9亿棵树的减碳量,让天山脚下的风光,照亮山城的夜色。
新疆是我国能源重要基地,重庆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疆电入渝”工程就很好地发挥了两地优势,新疆的清洁能源可以稳定送出,而重庆每年又可以获得电能来扩大生产。
新疆“输电致富”,重庆“用电强产”,西部大开发的“蛋糕”也将在一个又一个像“疆电入渝”这样的大国工程支撑下,越做越大。

当然,建设这样一条超过2000公里的输电线路并不容易。一级级输电铁塔先后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地貌,途经新疆、甘肃的多个风区,最大瞬间风力甚至达到10级。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施工人员给风力大的区域铁塔增重,让铁塔能够在强风区中稳稳站立。

除了输送距离长、建设难度大外,作为新疆第三条外送电特高压大通道,“疆电入渝”工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新疆哈密沙漠、戈壁、荒漠的光热和风力所产生的绿色电能——新疆电力外送能力将提升至3300万千瓦,而清洁能源外送电量占总外送电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近三成提升到五成,新疆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
在“十四五”发展的关键阶段,新疆正以澎湃的绿色动能,把“能源大省”的潜力转化为“国家战略”的力量。从风起天山到光照巴渝,一路奔流的电流,正是了不起的新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的滚烫答卷。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
一审:余飞
二审:丁茜
三审:肖亚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