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湖畔筑起“生命驿站” 受伤野生动物有了专业“医院”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 通讯员杨长乐报道)10月28日,集救助、治疗、康复及野化训练功能于一体的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助站顺利竣工,待明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后,将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提供专业可靠的救护保障。

新建成的救助站占地100平方米,预计明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艾比湖湿地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目前,保护区记录到各类野生动物329种,其中鸟类263种,包括黑鹳、波斑鸨、大天鹅、鹈鹕等国家级保护动物。随着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其因受伤、误食有害物或者受极端天气影响等需救助的情况日益增多。
新建成的救助站占地100平方米,站内规划设置诊疗室、康复笼舍、野化训练场和饲料储存室等功能区,配备专用诊疗器械、保温设备、野外救援装备等专业设备。保护区还将组建由工作人员、兽医等组成的专业救助团队,对受伤、病弱、迷途的野生动物开展接收、诊断、治疗与护理工作,待其恢复健康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再放归自然。

新建成的救助站占地100平方米,预计明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艾比湖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沙比尔江·沙地克介绍,此前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救助多依赖临时处置,缺乏系统的治疗和康复条件,此次新救助站的启用,不仅能提升救助效率和成功率,还将结合科普宣传与救助技术交流,推动形成“救助—保护—科普”的良性循环。
目前,保护区已成功救助棕尾鵟、苍鹰、鸬鹚、天鹅等多只受伤野生鸟类。下一步,艾比湖保护区管理局将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持续完善救助站运行机制,提升救助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畅通公众救助线索反馈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守护艾比湖湿地的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