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寄山河
◎王永红
这个秋天,我驶过广袤的新疆大地,开启了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远行。车轮碾过的,不仅是斑斓地貌,更是鲜活的历史篇章;眼眸所见的,不仅是绝美风光,更是用生命写就的忠诚叙事。
大自然的心灵净化
我们的旅程,始于一幅浓墨重彩的秋日画卷。大地如慷慨的画师,将“金瓜蛋蛋”洒落田间,如星缀野;胡杨林黄绿交织,以斑驳风骨默然伫立;成群的牛羊,似诗行间最从容的标点。我们穿行于“人类滑雪起源地”阿勒泰,驶向“童话边城”布尔津。车厢内,旋律与欢笑交织,如一首轻快的序曲——预告着此行不仅是风光之旅,更是一场精神的叩访。
在喀纳斯,我们与初雪相逢。覆雪的木栈道洗尽喧嚣,愈显沉静。我们穿行在巨幅油画中:深蓝天幕撒落银絮,黄绿树冠缀满白边,喀纳斯河似碧玉在谷间奔流。置身此境,尘世烦忧尽数涤荡。大自然以纯粹之美,完成了对心灵的第一重洗礼,让我们以澄明之心迎接更深的震撼。
忠诚的盛大交响
当车队沿国境线蜿蜒而行,旅程的核心才真正显露。
在白沙湖,我理解了“净土”之重。它不独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戍边人以青春守护的圣地。在“夫妻哨所”,哨兵如白杨挺立,向车队庄严敬礼——那无声的军礼,胜过千言万语。
而真正击中人心的,是那些在历史与现实中回响的声音——
那是洪水中的呐喊:山洪来袭,村民弃家而上,以血肉筑墙,齐声高呼:“国土一寸不能少!”
那是马鞭下的传承:“一条马鞭两代人!”“生前守国防,死后守边疆”,成为家族永恒的丰碑。
从感动到使命
立于中哈边界,轻抚冰凉界碑,我终于听懂这首名为“忠诚”的交响。它由军礼的庄严、绿洲的呼吸、历史的回音与生命的延续共同谱成。所谓岁月静好,原是无数人甘愿成为无言的界碑;所谓爱国,不过是将个人的悲欢,悉数融进对山河的守望。
身为援疆教师,讲台即是我的哨位。我愿将所闻的声响,一一诉说给“小红柳”们。当琅琅书声回荡于边境,当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便是对所有守望者最好的回应。
这片土地教我:爱国,可以如此具体:是抗洪时挽紧的手臂,是危难前挺起的胸膛,是一条马鞭、一座哨所,也是一颗埋于童心中的种子。
而今,我也把青春寄放于此。这趟旅程的终点,成为我援疆使命的起点——在西北辽阔的经纬间,我找到了生命永恒的意义!